智惠医工,让医工更轻松!

iCAREmost+ Engineering
Makes Medical Engineering Management Easier

浅谈第三方医疗资产管理领域的创业发展和未来(一)

首页    浅谈第三方医疗资产管理领域的创业发展和未来(一)

        中国这20年的医疗器械市场快速发展,成就了许多快速增长的国内外医疗企业,国际品牌如GPS、美敦力、强生、BD、丹纳和罗氏,快速崛起的民族品牌如迈瑞、东软、鱼跃、联影和微创,新生代的医疗器械公司层出不穷,每次CMEF都给人眼花缭乱的既视感。同时医院的医疗设备数量呈井喷式的几何倍数增长,几千种原理不同、复杂程度各异的医疗器械汇集到同一家医院,给临床科室和设备管理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img1
2018年在上海举办的CMEF春季展会

        随着厂家售后服务的纵深发展以及医疗设备管理要求的提升,医院的设备资产管理难点从开始的影像科大型设备转到生化检验、内镜等中小型设备,从应急维修服务到全生命周期的设备管理,从平面化的纸质管理档案到全电子化的设备信息的可追溯性档案……医疗资产管理这个原本属于医院内部管理的传统细分领域逐渐发展成专业程度高、精细化管理要求高、成本控制难度高的“三高”难题。而设备管理部门本身存在人员数量不够、没有足够的技术背景并缺乏厂家专业培训的问题,而他们面临更重要的工作是对新设备需求调研和采购任务,对医院全年设备需求的预算编制和实施,以及对设备使用的质控管理和对不良事件的监控调查等等更高层面的管理要求。根据这样的管理高标准来环视中国各级医院,发现除了几家大三甲标杆医院,如301医院、上海仁济和武汉同济这样的大医院刚刚能达到基本要求,其他医院很少能做到;二甲及以下的医院甚至连设备管理部门的编制都没有,很多医院的设备管理甚至是由临床科室主任兼管的,从时间和精力上都无法做到精细化管理。

img2

美国梅奥医院集团

        反观国外的医院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是如何做的呢?首先了解一下三个大背景,第一是医院管理体制的不同,欧美无论是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大多设有董事会进行企业化的管理,设备绩效管理和成本预算管理对于一家医院是否能够盈利非常重要,尤其是私立医院。第二是医院对于设备管理的意识不同,欧美的医疗器械管理法规比较完善,全生命周期管理和保险的观念接受程度比较高;在医院工技能上无法支持的前提下,医院会购买合渠道的维保服务。第三是欧美法规对于售后服务持开放态度,要求医疗器械厂家开放零部件供应和维修技术培训,因此在欧美市场上,医疗器械零备件成本较低(医疗器械的售价也低于国内),而人工成本较高。

img3

手术室是医院医疗设备最为集中的地方 


       在这样严谨的法规和开放的市场大环境下,催生出一批技术专业、管理精细和服务正规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和服务公司。如AramarkSodexhoRenovoTriMedx,一些传统医疗器械供应商也看到市场前景,如GEPhilipsSiemesToshiba纷纷加入第三方资产管理。市场发展空间足够大,2017年全球医疗器械售后服务的市场总额为320亿美金,目前第三方占有的份额是55亿美金,继续呈上升趋势。

在专业技术方面,他们有独立发展的工程师培训体系,利用开放的技术手册发展售后技术培训课程,甚至开发专用的维修检测工具,在专业技术方面能够达到厂家售后人员的80%-90%的能力值。同时在资产数字化管理方面,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发出专门的管理软件,对医院设备的紧急维修管理、维护保养计划、绩效管理甚至采购流程进一步标准化、精细化。笔者曾经在美国、日本参观考察过一些第三方维修公司,技工的专业化程度高,甚至采用流水线作业;有专门的研发部,针对一些高质耗材,如探头、球管开发了独立知识产权的检测专利。更有甚者,在一些核心医疗器械上使用的已停产微电子芯片,他们能找到专门的芯片定制公司进行小批量定制。

img4

在美国焊接B超探头内部微小电缆


       在业务模式上,这些第三方公司根据医院客户的需求发展出多种定制化服务,针对高值影像类设备有专门的维保产品,如人工保、备件保、球管保用等多种产品;针对小型化的医疗设备,有送修保、单次计费维修等等值但数量大的售后产品。另一种是驻场人工服务,第三方公司会向医院外派Biomed驻场工程师,相当于中国公立医院的设备科工程师,为医院提供即时的支持服务。笔者曾有幸在美国和Biomed技师一起参加产品技术培训,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动手能力甚至比国内很多本科学历的工程师强上很多。

img5

GE于2017年推出专业医疗设备管理平台--云管家


       回到中国医疗资产管理的话题,由于国内的医疗设备售后服务的高利润,这15年发展出来很多第三方公司和专业售后服务代理公司,通过局部区域的客户关系、厂家离职的专业工程师力量和特殊的备件渠道开展自己的业务。随着医疗监管部门学习欧美市场法规,要求医院加强对医疗设备使用的监管,并逐渐要求厂家放开对售后服务技术和备件上的垄断,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2016年发布了第18号令《医疗器械使用质量监督管理方法》,从此第三方医疗售后服务的发展走上正轨,方兴未艾;很多有长远眼光的创业者已经看到中国医院第三方资产管理方面的市场需求和巨大的空间。而在互联网创业的时代背景下,医疗资产数字化管理的需求和机会又被一些有前瞻性的互联网创业投资者所关注,开始加入创业热潮……一时风云变幻,一场百家争鸣的大变革蓄势待发。(待续)


2018年12月14日 15:20
浏览量:0
收藏